枣庄市行政审批服务局202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本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要求,结合2024年枣庄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际编制而成。内容包括总体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以及相关指标统计附表、附图等。本年度报告中所列数据统计期限从2024年1月1日到12月31日止。本年度报告电子版可从枣庄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zaozhuang.gov.cn/)下载。如对本年度报告有疑问,请与枣庄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联系(电话:0632—3168699,电子邮箱:spfwj@zz.shandong.cn)。
一、总体情况
2024年,市审批服务局认真落实《条例》要求,结合工作实际,面向社会公众,深化政务公开,优化政务环境,强化交流互动,持续完善局信息公开工作。同时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不断提高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的透明度和便捷度,在保障公众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工作实现新的突破。
1.积极主动公开。通过枣庄市政府网站、市审批服务局网站公开政务信息475条,其中政务动态159条、政策文件10条、会议公开6条、办件结果公示170条、其他信息130条。回应关切方面,接收咨询留言5条,主要涉及证件办理、档案查询等问题,已全部按期回复。结合“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改造升级线上专区,发布“一件事”办事指南、视频解读、文字解读,推动相关政策应知尽知。2024年,市政务服务中心共受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61.3万件;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场交易项目14848个,交易额802.2亿元,同比增长7.82%。
2.依规公开信息。目前局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由政策法规科负责,严格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相关规定开展工作,并组织科室人员学习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相关条款,及时规范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复议权的告知。2024年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9件,较去年增加1件,按时答复9件,申请内容涉及房屋征收、商品房预售、企业资质认定、政务服务管理等方面,已全部按要求办结。其中,予以公开2件、部分公开1件,无法提供4件、不予公开2件,未收取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
3.加强信息管理。根据工作实际,及时调整更新信息公开保密审查领导小组,严格按照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对所有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审查是否含有国家秘密,重大信息经主要负责人批准后由专职工作人员进行发布,确保做到涉密信息不上网,上网信息不涉密,全年无泄密事件。进一步规范公文公开审查程序,加强信息发布前审核,确保发布的信息规范及时。全年,市审批服务局未制定相关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编制《枣庄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主动公开事项目录》,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及时获取本单位政府信息;按要求对现行有效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清理失效文件1份,截至2024年12月31日,无现行有效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已在门户网站主动公开。
4.建强平台载体。完善平台建设工作,局门户网站新设立“政务服务帮办代办”栏目,对帮办代办高效增值服务工作相关政策文件进行公开,为企业群众提供贴心高效便捷服务。局微信公众号关注数量突破七千人,发布政务微信365条。局抖音号推出《政务服务永远在路上》20周年纪念视频,对枣庄市政务服务工作20年历程进行回顾总结。改造升级“政务公开+服务”综合体验区,开展综合政策辅导、办事流程演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等工作,全年共开展帮办代办服务指导832次,现场帮办代办1344件,受理电话咨询服务2420次。
5.强化监督保障。建立健全政务公开监督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根据最新领导分工及人事调动情况同步调整了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2024年,新增1名政务公开工作人员,并投入资金对线下政务公开专区进行了升级改造,在11月22日召开政务公开培训,邀请专家对政务信息撰写工作进行讲解,进一步夯实政务公开信息基础。认真抓好政务公开第三方评估发现问题整改工作,举一反三开展自查,认真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确保整改到位。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制发件数 |
本年废止件数 |
现行有效件数 |
规章 |
0 |
0 |
0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0 |
0 |
0 |
第二十条第(五)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许可 |
38651 | ||
第二十条第(六)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处罚 |
0 | ||
行政强制 |
0 | ||
第二十条第(八)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收费金额(单位:万元) | ||
行政事业性收费 |
0 |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
申请人情况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组织 |
总计 | |||||||
商业 企业 |
科研 机构 |
社会公益组织 |
法律服务机构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9 |
0 |
0 |
0 |
0 |
0 |
9 | ||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
(一)予以公开 |
2 |
0 |
0 |
0 |
0 |
0 |
2 | |
(二)部分公开 |
1 |
0 |
0 |
0 |
0 |
0 |
1 | ||
(三)不予公开 |
1.属于国家秘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
2 |
0 |
0 |
0 |
0 |
0 |
2 | ||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四)无法提供 |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
4 |
0 |
0 |
0 |
0 |
0 |
4 | |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五)不予处理 |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重复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六)其他处理 |
1.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补正、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申请人逾期未按收费通知要求缴纳费用、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其他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七)总计 |
9 |
0 |
0 |
0 |
0 |
0 |
9 | ||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
0 |
0 |
0 |
0 |
0 |
0 |
0 |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
行政诉讼 | |||||||||||||
结果维持 |
结果 纠正 |
其他 结果 |
尚未 审结 |
总计 |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
复议后起诉 | ||||||||
结果 维持 |
结果 纠正 |
其他 结果 |
尚未 审结 |
总计 |
结果 维持 |
结果 纠正 |
其他 结果 |
尚未 审结 |
总计 | |||||
1 |
0 |
0 |
0 |
1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发布政府信息的时效性有待加强;
二是政务公开意识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是政务公开特色亮点工作和创新做法不够多。
(二)改进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提升信息发布时效性。督促信息提供科室(单位)及时制作拟发布信息,同时通过文字、视频等形式进行解读,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群众政策知晓度。
二是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教育培训,不断提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责任意识,根据企业群众对政府信息的实际需求,全面加强政务服务相关政策文件的公开和解读覆盖面,不断丰富公开形式、公开渠道和公开范围,切实提升政府信息公开的时效性、全面性和规范性。
三是进一步加强经验总结。积极报送政务公开工作典型案例。通过新闻发布会、专题座谈会等形式宣传政务服务工作的重大决策和政策举措,提升政务公开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利用好线下政务公开专区,集中展示政策宣讲工作及成效。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一)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管理情况
2024年,我局未收取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
(二)落实上级年度政务公开工作要点情况
2024年,市审批服务局不断拓展公开内容,完善公开制度,强化公开监督,紧紧围绕上级年度政务公开重点工作任务,主动推进、积极完成政务公开各项工作,政务公开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认真梳理政务公开信息栏目,做到“应公开尽公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选择公开民众关注度高的信息,提升政务公开内容的可读性和务实性。
二是完善政务公开内部管理机制,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依法、有序进行。加强依申请公开工作规范,规范依申请公开工作程序,按规范要求做好依申请公开。进一步拓宽政务公开渠道,使政务信息推送精准、便捷、高效。
三是继续强化专人负责信息公开工作。加强人员力量负责门户网站信息内容更新,落实好动态管理制度,提升信息公开效率。同时,加强接续人员培训,使政务公开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工作新要求、熟练掌握公开目录及平台操作,提高政务公开人员素质和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信息发布质量。
(三)2024年建议提案办理总体情况
2024年,我局共承办市人大十七届四次会议代表建议3件,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委员提案16件,建议提案主要涉及民营经济、政务服务效能等多方面。所有建议提案均按时办理答复完毕,建议提案中涉及我局的内容全部采纳落实,落实率100%。如根据张红卫、李鹏等代表提出的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建议,我局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系列部署要求,围绕提升服务质效和满足企业群众办事需求,利用数据赋能持续深化“一网通办”改革,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积极打造智慧政务服务,推动了全市政务服务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一体化加速迭代升级,切实优化了企业群众办事体验。
(四)工作创新情况
一是加强政策解读和交流互动。举办《政务服务面对面(第二季)》直播访谈6场,深入各区(市)政务服务中心,全方位展示中心布局、便民设施和各业务专区的功能,介绍政务服务领域创新工作,让市民更加便捷地了解政务服务流程,“沉浸式”体验高效便民的服务,进一步拉近政府与群众的距离。
二是打造线上线下政务公开专区。线上依托“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通过文字解读、视频讲解、智能问答等方式,开展多种形式政务服务事项办理解读,提供更加简明快捷的办事指引服务,实现“政策一看就懂、申请一填就对、业务一办就成”。线下升级打造集“信息查询、申请公开、办事咨询”等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政务公开专区,方便企业群众查询相关政务信息。同时配有帮办代办工作人员,为办事群众提供政策文件查阅操作、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等服务指引,还为初次体验政务公开的群众,以及因有困难不能自行操作体验的群众提供针对性帮助,让办事群众能够真正“一次体验、一次办好”。